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(以下简称黑龙江省文联)是中共黑龙江省委领导下的全省各文艺家协会,各市、地文联联合组成的文艺界专业性人民团体,是省委、省政府联系和团结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;是党领导建...
跨文化视域下的艺术的"形式"和"意味"——以克莱夫·贝尔、苏珊·朗格和杜威为例
【出 处】:《
文艺评论
》
CSSCI
2014年第1期 11-17页,共7页
【作 者】:
李韬
【摘 要】
彼得·W·希格斯(Peter W.Higgs)和弗朗索瓦·恩格勒(Francois Englert)因成功预言希格斯玻色子(又称“上帝粒子”)的存在而获得了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。物理世界的假说可以通过实验得到证实或证伪,但人的情感世界一点也不比物理世界简单,至今还没有一种十全十美的途径去分析人的情感问题。也没有人找到决定人的情感世界的“基本粒子”,
相关热词搜索:
上一篇:论戈德曼的发生结构主义小说社会学
下一篇: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三个基本问题